行業新聞 |
首頁 >> 新聞中心 >> 行業新聞 |
周理民:2010太陽能市場仍會是艷陽天 |
瀏覽 18210 次 |
||
2009年,盡管全球金融危機蔓延,但綠色環保的太陽能熱水器市場卻逆勢飛揚,行業產值達到創紀錄的580億元,增長速度超過30%。然而,2010年,按太陽能行業傳統的3-6月旺季來看,卻并沒有出現常規的“金三銀四”,雖然3.15局部市場有所起色,但可惜的是,隨后許多市場并未出現如往年紅火的旺季。2010年,太陽能行業沒有“開門紅”,那么,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呢?為何未達到和往年一樣的預期? 四大原因導致市場啟動后置 天災影響太陽能市場發展。 進入2010年,我國重要的太陽能市場西南地區仍持續干旱,造成云南、貴州、廣西、四川等地用水困難,許多地區農作物絕收,經濟損失嚴重。而生產熱水的太陽能熱水器,在西南地區卻成了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”,加上旱災造成的經濟損失,消費者腰包購買太陽能的鈔票不足。 本文發表于博銳管理在線|www.boraid.com|58 而在廣大的北方,由于到4月25日前大多數地區氣溫仍很低,出現“長冬無春”現象,消費者等待觀望一片茫然,致使市場反應遲鈍疲軟。 “太太陽能市場連續多年一直在上升,特別是每年春天,市場很旺,此前我們認為今年3、4月能夠出貨2萬多臺,但是市場整體份額的下滑,卻使得我們沒有完成這個目標!闭憬粡S家的銷售經理王先生這樣表示。 “洗牌心理”影響廠家士氣 經過2009年4月和2010年1月兩輪太陽能家電下鄉,太陽能行業有170多家企業中標,雖然中標企業不足整個行業成千上萬企業的10%,但由于個別企業為炒作高喊“行業要洗牌”,加上一些人士的附和,“嚇住”或“嚇倒”了一大批未參與投標或未中標的太陽能企業,一些企業老總在“唉聲嘆氣”中等待、觀望、迷茫,昔日干勁、沖勁沒有了,士氣低落,大有放棄拼打多年市場的傾向。 市場需求與產品之間存在一定的脫節。 多年來,一些太陽能企業認為消費者是“傻瓜”,我生產什么,你消費者就買什么。然而,隨著太陽能熱水器越來越普及,消費者對太陽能的了解程度越來越深。而許多廠家不深入調研市場,還是生產一些“大路貨”,產品沒創新,沒個性,沒特點, 嚴重不符合消費者的“胃口”, 加上“品牌不到位,服務不周到,宣傳跟不上”,導致廠家出貨少,商家買貨少。 材料漲價,成本增加,利潤減少,經銷商積極性不高。 據先知營銷策劃機構最新市場分析,進入2010年,由于不銹鋼等原材料價格上漲,太陽能熱水器產品成本增加,一些廠家價格上調,而許多經銷商由于手頭仍有年前的存貨,在廠家沒有出臺優惠政策前進貨積極性不高,銷售積極性不高,廠商處于膠著狀態。 太陽能市場仍會是艷陽天 盡管客觀上2010年“長冬無春”,4月底又突然進入夏季,然而,專家認為2010年太陽能市場仍會以較高速度發展。 一是能源危機仍是長期的問題,國家大力提倡支持節能減排利用綠色能源,節能的太陽能熱水器永遠都是“優先股”。 二是國家仍然把拉動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,隨著“建材下鄉”即將啟動和國家大力支持農村建設,農村太陽能市場井噴已成必然之勢。 三是世界許多地方經濟在復蘇,太陽能出口“蠢蠢欲動”。 總之,2010年,太陽能市場仍會是艷陽天。 |
|||
發表時間:2014/3/24 9:21:09 |